近日,临武舜鸿罗汉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帅军风尘仆仆,把20万株优质罗汉果苗送到省级贫困村门头惠农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,让该村巩固脱贫成果有了产业支撑。这是万水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挥优势,争当产业扶贫生力军的真实写照。
万水乡地处山区,农村经济发展困难,扶贫工作任务艰巨。全乡有2个省级贫困村,2个面上贫困村,14个村委共有贫困户411户。近年来,该乡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推动作用,全乡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、8个农业产业开发公司在产业扶贫中大显身手,采取合作社“(公司)+基地+贫困户+市场”的经营模式,各村贫困户在产业基地上班务工,每月有2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工资,贫困户成了产业基地的主人。通过产业扶贫这一平台,万水乡已有377户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子。门头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开发高山药材400亩,开发高山生姜500亩,村里曹蒋圣等71户贫困户在药材、生姜合作社务工,全部实现了脱贫。大汉村罗汉果种植非公经济组织,在本村开发罗汉果产业2500亩,本村和周边村黄竹英等55名贫困村民在罗汉果基地务工,个个成了脱贫光荣户。
万水乡非公有制组织通过村帮村、户帮户,罗汉果种植已覆盖到蓝山、桂阳和本县花塘等区域,罗汉果种植面积达5000亩,3000多贫困户成了在罗汉果基地的产业工人,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了巩固脱贫成果的生力军。
责编:蒋淑芬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涉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问题”举报邮箱开通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10日)
三湘时评|乌镇峰会,见证科技生命力蓬勃生长
“成都龙泉山将举办荒野求生赛”不实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7日)
文体视点丨发现三国首例完整“三联单”,渡头吴简发布首批研究成果
近镜头丨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“土特产”
胡湘平|湘超:愿做中国足球长河中的一朵浪花
这些作品获奖↓↓
今天的封面人物,是他们!
下载APP
分享到